依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依约的简介:

yī yuē/yāo
1.依据;沿袭。 2.仿佛;隐约。 3.大约;大概。 4.形容情意缠绵。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依照约定。【例】只要他承诺过的事,他总会依约履行。

2. 大概、大约。【例】虽然很久没见面了,她的模样我还依约记得。

1. 依照约定。如:「他依约前去赴会。」

2. 依稀隐约。唐.白居易〈答苏庶子〉诗:「蓬山闲气味,依约似龙楼。」清.厉鹗〈疏影.轻阴冉冉〉词:「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

3. 大概、大约。如:「祖母的慈爱面容,我依约记得。」唐.元稹〈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4. 承袭、结合。《礼记.表记》:「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唐.孔颖达.正义:「文王之兴,依约先祖。」

《依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往往出现在一些古典文学或者特定语境中。通常,“依”意为依照、按照,“约”则有约定、约定俗成或条约的意思。合在一起,“依约”可以理解为根据约定行事或遵循某种既定的条件和条款。

具体来说,在不同的语境下,“依约”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与遵守约定有关。下面给出五个使用“依约”的造句示例:

  1. 他们两人虽然相识多年,但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从未有过任何超越友情的举动,这种默契和依约使他们的关系更加稳固。
  2. 在签订合作协议之前,双方都要仔细审阅条款内容,确保协议中的每一项约定都能得到严格遵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方能使合作顺利进行。
  3. 由于事先已经与客户进行了充分沟通并达成了明确共识,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依据既定方案依约行事,避免了因误解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纷争和延误。
  4. 那位老人年轻时立下了为家乡做贡献的志愿,并将其视为一生不变的追求。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遵循着当年作出的承诺,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力量,践行着对故乡深沉的责任感与依约精神。
  5. 为了确保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个人成长目标的一致性,在制定家庭规则时应当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意愿和需求,并通过相互尊重和支持实现共同遵守这些约定的愿景。

以上例子展示了“依约”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1 靠,仗赖:~靠。~傍(➊依靠;➋摹仿,多指艺术、学问)。~恋。~偎。~存。~附。归~。2 按照:~照。~旧。~据。~次。3 顺从,答应:~从。~顺。~允。4 亲密的样子:“有~其士”。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