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的拼音、解释、组词

借东风的简介:

jiè dōng fēng
1.《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凭借或利用大好形势行事。如:「眼前正是个大好良机,你不妨运用『借东风』之计,当可事半功倍。」

2. 戏曲剧目。三国故事戏。叙曹操中计,钉锁战船,周瑜欲用火攻,但因时在隆冬,独缺东风,诸葛亮借探病献计,自言能于南屏山祭借东风;周瑜嫉其能,遣丁奉、徐盛于起风时杀之。然诸葛亮早已预料而遁走,火烧曹营一事,终告圆满成功。或称为《南屏山》。

借东风》是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其中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描述的是诸葛亮运用智慧为周瑜制造有利战机的情节。在这一事件中,诸葛亮通过施展法术召唤了大风,使得曹军的火攻船只得以烧毁,从而帮助联军取得了胜利。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发生的一场关键战役,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对抗。
  • 核心人物
  • 诸葛亮(孔明):蜀汉丞相,运用智谋和法术帮助联军制胜。
  • 周瑜:联军一方的重要指挥官之一,深思熟虑但性格急躁。
  • 关键事件:诸葛亮通过占卜得知东南风可助联军,于是与周瑜约定在赤壁制造风势。最终,诸葛亮设法让天降东风帮助火烧曹操船只。

造句

  1. 小明学习时总是善于“借东风”,常常能够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2. 在这次考试前,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复习建议,可以说是在为我们“借东风”。
  3. 这个项目的进展有些缓慢,领导决定组织一次团队建设活动以助一臂之力,这也可以看作是为项目“借东风”。
  4. 他在面试时提前了解了公司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就像是自己在为自己的表现“借东风”。
  5. 做一个成功的演讲需要充分的准备与资料搜集,这样就像为成功演讲“借东风”,使其更加精彩。

分词解释

jiè

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用。~阅。~账。~据。~条。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钱给人。3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题发挥。4 依靠:凭~。~势。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