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纂的拼音、解释、组词
修纂的简介:
xiū zuǎn
1.编撰;编写。
1.编撰;编写。
- AI解释
《修纂》的详细解释
“修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以指对旧有文献进行整理、修订和编撰的工作。其基本含义包括:
- 修整:对原有书籍或档案资料进行校正、增补等处理。
- 纂写:编辑、撰写著作,尤其是整理历史文献。
- 修撰:古代官职名称,负责编纂史书。
“修纂”的使用场景通常出现在需要系统性地整理和修订现有文献或者史料的时候。它既适用于官方档案资料的整理,也适用于个人对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
造句
- 学术研究:为了更好地编写公司历史,张教授正在组织团队修纂公司自成立以来的重要事件。
- 文化保护:该地的文化遗产部门计划通过修纂地方志来记录和保存本地丰富的文化遗产。
- 文献整理:图书馆特设了一个项目组,专门负责修纂一些珍稀古籍,以便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宝贵资料的价值。
- 个人著述:为了完善自己的著作《中国古典文学史》,作者多次查阅原文并进行了大量的史料修纂工作。
- 官方文件管理:在国家档案局,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从事修纂旧案卷的工作,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这些句子展示了“修纂”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范围。
分词解释
修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