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筒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筒的简介:

shū tǒng
1.古代盛书信的筒。亦指书信。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书筒”一词通常指的是用来存放书籍或信件的长条形木制容器。这种工具多见于文人雅士之间用于传递信息和保存文献,其形状类似于今日所称的“文件夹”,但更为简朴、轻便,便于携带和存储。

详细解释

  • 书筒的材料:古代的书筒一般用竹木制成,也有使用金属或陶器等材质。
  • 构造特点:一端开口用于放入书籍或信件,另一端封闭。内部空间可以调整以容纳不同大小的纸张或卷轴。
  • 用途和象征意义:“书筒”不仅是一个实用工具,还常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知识、学问或者沟通。

造句

  1. 古代文人经常在书房里摆放各式各样的书筒,里面装满了他们的诗稿和笔记。
  2. 李先生将写好的信件小心翼翼地放入竹制的书筒中,准备寄给远方的朋友。
  3.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书筒成为了联系不同地区学者的重要媒介之一。
  4. 为了便于携带书籍资料去外地考察,他特地定制了一款精美的木制书筒
  5. 这位退休教授珍藏了许多古董书筒,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

这些例子展示了“书筒”不仅是一种传统工具,还与古代文化和知识传播紧密相连。

分词解释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tǒng

1 粗大的竹管。2 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烟~。邮~。笔~。3 衣服等的筒状部分:袖~儿。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