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的拼音、解释、组词

临时工的简介:

lín shí gōng
也称“临时职工”。“固定工”的对称。因临时性或季节性工作任务需要而临时招收、规定使用期限的非在册职工。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只做短时间或临时性工作的人。【例】每年寒暑假都有许多学生在速食店当临时工,以赚取学费。

2. 短时间的临时性工作。【例】他平常就靠做些临时工来维持生活。

1. 只做短时间或临时性工作的人。如:「他利用寒暑假在速食店当临时工。」

2. 短时间的临时性工作。如:「他靠打临时工过活。」

词语:临时工

定义与解释: “临时工”指那些在一定时间内为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务,但不具有正式编制和长期雇佣合同的人员。这类人员的工作期限较短、任务相对固定或临时性较强,且通常报酬较低。

特点: - 短期性质:工作时间有限定。 - 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求快速调整人力资源配置。 - 经济成本较低:相比正式员工,企业支付的人力成本较低,包括无需长期的社会保险等福利费用。 - 管理较简单:相对较少的法律和合同约束。

常见场景: - 建筑工地、仓库、工厂、超市等需要临时增援的地方。 - 文化活动、商业展览等活动需要短期服务时。 - 季节性生产或销售旺季时的需求增加。

造句

  1. 因为业务繁忙,公司决定招聘一批临时工来协助处理订单。
  2. 每逢节假日超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这时候就会请一些临时工来帮忙打理店铺。
  3. 在新项目启动前,企业往往会先招募一些临时工以应对初期的筹备工作。
  4. 由于建筑项目的特殊性,施工单位通常会雇佣大量的临时工参与施工。
  5. 每到旅游旺季,酒店为了增加服务人员数量,也会雇用一些临时工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临时工”一词时,应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某些语境或文化背景下,“临时工”的地位和待遇可能受到关注与讨论。因此,在正式文本中提及此类人群时,可以适当使用“兼职员工”、“短期雇员”等更为中性且尊重的语言。

分词解释

lín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2 到,来:光~。莅~。亲~。3 遭遇,碰到:~时。面~。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7 姓。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