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米下锅的拼音、解释、组词

买米下锅的简介:

mǎi mǐ xià guō
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 AI解释

词语解释

"买米下锅"是一句中国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购买行为。其中,“买米”指的是购置食物的主要成分——大米;“下锅”,则是指准备烹饪的过程。“买米下锅”也常被比喻为解决基本生活需求或处理最基础的问题。

造句

  1. 家庭主妇在忙碌了一天后,终于可以坐下来,安顿好孩子们的晚饭,开始着手买米下锅了。
  2. 为了确保家里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妈妈经常提醒爸爸要记得定期去买米下锅
  3. 虽然工作很忙,小王还是抽空去市场买了大米和蔬菜,准备回家买米下锅
  4.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通过精打细算,努力保证每天都能做到买米下锅
  5.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长假,全家人决定一起去市场采购食材,买米下锅做足准备。

这些造句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买米下锅”这一成语的实际应用场景,既包括家庭生活的情景描绘,也涵盖了经济状况的变化等不同方面。

分词解释

mǎi

1 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卖。~办(❶采购货物的人;❷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的中间人和经纪人)。~名。~好。~笑(旧指到妓院寻欢作乐)。~主。~方。~春(买酒,唐代酒名多带“春”字)2 招致:~祸。3 姓。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3 姓。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guō

1 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器具:饭~。铁~。砂~。火~。~炉。~饼。~巴。~烟子。2 形状像锅的东西:烟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