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妮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梳头妮子的简介:
shū tóu/tou nī zǐ
1.旧时指使女。
1.旧时指使女。
- AI解释
在汉语中,并不存在“梳头妮子”这个标准词汇或固定表达。可能您所提到的是某个地方方言中的特有说法,或者是文学创作中虚构的概念。“梳头妮子”这一词语可以根据字面理解大致进行解读:其中,“梳头”指的是用梳子对头发进行整理、打理的行为;“妮子”在某些语境下可以指年轻女子或丫头。但具体含义和用法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明确。
从以上信息推测,若要创造一个具体的场景或者故事,我们可以想象为:在一个古代或者旧式的故事中,“梳头妮子”可能是指专门为他人打理头发、进行梳理工作的女仆或者是年轻的侍女。
以下五个造句是根据上述推断而创作的:
- 家里的老奶奶常常让小丫鬟来给她做“梳头妮子”,因为那小姑娘心灵手巧,动作轻柔。
- 在那个年代,每天早晨都有一个梳头妮子为小姐打理她的头发和妆容。
- “梳头妮子”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要求耐心与细致,每一个发丝都不能放过。
- 由于她从小就在大家庭里做“梳头妮子”,所以对各种发型样式了如指掌。
- 她轻柔地为老人梳理着一头银白色的长发,仿佛时光倒流回年轻时的“梳头妮子”时光。
分词解释
梳
shū
1 整理头发的用具:木~。角~。2 用梳子整理头发:~头。~洗(梳头洗脸)。~妆。~辫子(喻把纷繁的事项、问题等进行分析归类)。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