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沐风雨的拼音、解释、组词
栉沐风雨的简介: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栉风沐雨」。见「栉风沐雨」条。
2. 此处所列为「栉风沐雨」之典源,提供参考。 《庄子.天下》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1>亲自操橐耜2>而九杂3>天下之川;腓无胈4>,胫无毛5>,沐甚雨6>,栉7>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注解〕 (1) 禹:夏代开国的君主,生卒年不详。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2) 橐耜:橐,音ㄊㄨㄛˊ,盛土的器具。耜,音ㄙˋ,铲土的器具。 (3) 九杂:指多次汇集天下诸水。九,表示多次。 (4) 腓无胈:小腿股无肉。腓,小腿股。胈,音ㄅㄚˊ,小腿股的肉。 (5) 胫无毛:小腿上没有毛。胫,小腿。 (6) 甚雨:骤雨。 (7) 栉:梳头发。
3. 此处所列为「栉风沐雨」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下发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冲毁了,人们生活十分痛苦。于是尧派禹前去治水。禹是个十分认真负责的人,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他亲拿著治水的工具,和工人们一起开通水道,疏通洪水,因为太劳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体常常浸沐在骤雨中,头发被烈风给吹动著,也就是顶著烈风急雨不断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庄子.天下》文载,墨子称禹「沐甚雨,栉疾风」,后来「栉风沐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
《栉沐风雨》这个词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栉”和“沐”。在古代汉语中,“栉”是指用梳子梳理头发的动作,而“沐”则是洗头的意思。结合在一起,“栉沐风雨”的意思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经历无数的困难、挫折或考验后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个词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经历了长时间和大量的磨难或挑战之后仍保持坚定和积极的态度,或者形容环境恶劣但依然顽强生存的状态。它更多的是用于文学作品或是口语表达中,来传达一种奋斗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接下来提供五个造句:
-
看到李明同学在贫困家庭中成长的经历,大家都不禁感叹:“他真是一个栉沐风雨的人。”
-
尽管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张博士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科研道路,在科学界里被赞誉为“栉沐风雨”的学者。
-
这个山区的小村庄因为长期遭受自然灾害和经济落后的影响,村民的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们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出一种栉沐风雨的精神风貌。
-
在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展现了“栉沐风雨”的奉献精神。
-
虽然面临众多困难和挫折,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这样的坚持让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栉沐风雨的人。
分词解释
mù
1 洗头发:~浴。栉风~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2 润泽,或受润泽:~恩。3 古代官员休假:~日。休~。4 整治:助之~椁。5 米汁。6 姓。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yǔ,yù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