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的拼音、解释、组词
君子不器的简介:
jūn zǐ bù qì
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君子体用兼备,不只一才一艺而已。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朱熹˙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1. 比喻君子体用兼备,不只一才一艺而已。《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宋.朱熹.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君子不器》这四个字源自儒家经典,是孔子提出的关于人格修养的一种理想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局限于成为一个专门技能或领域的专家”,强调的是君子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而不是仅仅精通某一方面的技艺。
具体解释如下: - 君子:指的是道德品质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 不器:在古代,“器”特指器具或者工具,引申为专长或技能。因此“不器”的意思是指不局限于一种专门技能或专业领域。
这句话强调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全面性,认为一个君子应当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知识,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项具体的职业或技艺上。
造句示例: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君子不器”,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与技能范围。
- 在现代社会中,“君子不器”的理念尤为重要。一个人如果只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发展,很可能在遇到新问题时会感到无能为力。
- 李明总是强调,作为一名公司领导,应该学习成为一位“君子不器”的领导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 “君子不器”,这不仅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更是对于品格的一种期待。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们也应当倡导“君子不器”的理念,鼓励学生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培养其综合素质。
分词解释
君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器
qì
1 用具的总称:~皿。~物。~械。木~。武~。~小易盈。2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官。消化~。3 人的度量、才干:~度。~量(liàng )。~宇。~质。大~晚成。4 重视:~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