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笏的拼音、解释、组词
木笏的简介:
mù hù
1.木制手板。唐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
1.木制手板。唐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
- AI解释
《木笏》中的“木笏”实际上是指古代的一种礼器或用具,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在不同的文献和历史时期有所差异。根据常见的解释,“木笏”主要指的是:
- 古代文人读书时用来记笔记的小板子,通常是由竹、木等材料制成。
- 也指古时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笏(hù),用于记录皇帝的诏书或提示自己需要陈述的内容。这里的“笏”多为木质,故称为“木笏”。
接下来是五个使用了“木笏”的造句:
- 古代文人墨客在书房里常常手持一块木笏,一边翻阅书籍一边思考问题。
-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大夫上朝议事时,手中会持有一块精雕细琢的木笏,作为身份的象征和记录之用。
- 在古代宫廷中,官员们在参见皇帝之前,都要准备一块简洁大方的木笏,上面书写着当天需要讨论的重要事项或待处理的问题。
- 由于长期使用,这方木笏已经显得有些斑驳陆离,但每当主人翻看它时,都仿佛能回忆起那些忙碌而重要的日子。
- 杨柳青年画《观书图》中,描绘了一位读书人正在使用木笏做笔记的场景,他全神贯注的模样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句子旨在体现“木笏”在古代文人和官员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
分词解释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