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节的简介:
míng jié
1.表彰节烈。 2.表明节操。
1.表彰节烈。 2.表明节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表明节操。《文选.潘岳.西征赋》:「激义诚而引决,赴丹爓以明节。」《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慠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
关于“明节”,从字面来看,它是由“明”和“节”两个部分组成。不过,在现代汉语中,“明节”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或专有名词,因此可能没有统一的、广泛接受的定义或解释。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根据这两个字的意义来推测其含义。
- 明:通常指光明、明确的意思。
- 节:可以有多种意思,如节日、气节、节约等。
结合以上两个部分,“明节”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可能的解读:
- 如果是形容词的话,可能是“明亮的节日”或者“清晰的时节”,意指在特定时间点上的事情或活动。
- 也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者是作者自创的一个词语,具体含义需要依据上下文来确定。
基于上述解释,“明节”的造句如下:
- 形容一个明亮且快乐的节假日氛围:这个小镇上举办了一个充满欢乐和光明的明节庆祝活动。
- 表达对明确规定的尊重:在工作场所中遵守每一个明节规定,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 描述某个特定时期的清晰与重要性:这段时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明节点,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 形容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过着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生活,就是我的明节追求。
- 用于创造一个虚构或文学中的概念:在遥远的大陆上,有一个关于智慧之光与勇气的明节传说。
请注意,由于“明节”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上述句子是在假设其特定含义基础上创作的例子。如果“明节”有更具体的语境和定义,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给出更加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