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滞的拼音、解释、组词

板滞的简介:

bǎn zhì
(文章、图画、神情等)呆板:两眼~。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呆板、不灵活。如:「我喊了他好几声,他仍板滞的呆在原位,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似的。」

词语解释

板滞(bǎn zhì)是一个中文成语或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些情况缺乏灵活性、反应迟钝或者僵化不变的状态。具体来说:

  1. 形容人的思想或行为:指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过于保守或刻板,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变化。
  2. 形容物品或工具:比喻某物的使用或操作方式极其死板,不灵活。
  3. 形容环境或氛围:描述一种僵硬、沉闷或者缺乏生机的状态。

造句

  1. 小明性格有点板滞,每次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地用老一套的方法去解决。
  2. 这次改革如果能打破一些保守的板滞思想,就能更好地推进公司的发展。
  3. 这套机械操作起来非常板滞,需要工人进行额外的操作才能完成任务。
  4. 他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让人觉得有些板滞,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停滞不前了。
  5. 老师批评学生们不要总是板滞地背诵知识,要学会灵活应用所学内容。

这些造句展示了“板滞”这个词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zhì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此有~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