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杂合体的简介:

zá hé/gě tǐ/tī/bèn
由一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和一个隐性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基因型不能稳定地遗传,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 AI解释

杂合体》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由多种不同元素混合而成的一种实体或概念。这个词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

  1. 物质层面:可以指物理上将不同种类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新物态,如化学上的混合物。
  2. 概念和理论层面:常常用来描述那些由不同学科、思想或者观点融合而成的概念或理论体系,强调其多元性和复杂性。

造句

  1. 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科学家们通过杂合体的方法将生物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新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路径。
  2. 这个项目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团队成员们能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共同构建了一个跨领域的学术杂合体
  3. 艺术家们喜欢使用杂合体的手法,通过混合不同材料和风格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4. 在社会学研究中,学者们常常需要创建一个包容了文化、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的杂合体模型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5. 该建筑的设计巧妙地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杂合体结构。

以上是《杂合体》一词的一些详细解释及其使用示例。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2 混合:夹~。混~。~交。

hé,gě

1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2 聚集:~力。~办。~股。~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4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5 总共,全:~家欢乐。6 计,折算:~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