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伪国民政府的拼音、解释、组词

汪伪国民政府的简介:

wāng wěi guó mín zhèng fǔ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汉奸汪精卫傀儡集团。1938年12月,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从重庆逃至越南河内,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12月30日和日本政府签订《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长。以“和平反共建国”为纲领,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1945年8月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覆灭。

  • AI解释

汪伪国民政府》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扶持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得名于其最高领导人汪精卫。此政权成立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正式国号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伪国民政府”或“汪伪政权”),一直延续到日本战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8月15日解散。

详细解释:

  • 背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通过武力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并试图将华北等地变为直接殖民地。
  • 成立原因:面对日本的军事威胁和国共内战的复杂局势,国民党政府难以有效抵抗日军的进攻。在这种背景下,汪精卫于1940年投靠日本,接受其提供的各种利益支持(如优厚待遇),并在南京正式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以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
  • 性质:作为日本侵华政策的一部分,“汪伪政权”实质上是日本为了加强对中国控制而设立的一个傀儡机构。该政权推行法西斯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对外则与日本军国主义合作。

造句:

  1. 抗日英雄赵一曼在《滨江述怀》中提到:“看那汪伪国民政府的可耻行径,真是气得我肝肠寸断。”
  2. 汪精卫的背叛与投降导致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时期的到来。
  3. 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我们有必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汪伪国民政府”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4. 汪伪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是日本侵华政策成功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遭受巨大屈辱与苦难的象征之一。
  5.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通过展览展示了“汪伪国民政府”时期发生的严重人权侵害事件及其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

分词解释

wāng

1 深广:~洋大海。2 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地上~着水。~~(①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②象声词,形容狗叫声)。3 量词,用于液体:一~水。4 姓。

wěi

1 假,不真实:~造。~装。~劣。~证。~善。虚~。去~存真。2 不合法的:~政府。~军。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邸。~第。王~。~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尹。~治。~试。首~。4 国家行政机关:政~。官~。5 古同“腑”,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