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444-505)的拼音、解释、组词
江淹(444-505)的简介:
jiāng yān (444-505)
南朝梁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宋、齐、梁,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伯。诗、赋、文兼长,以抒情小赋《恨赋》、《别赋》最为著名。晚年所作诗文不及前期,人称“江郎才尽”。有《江文通集》。
南朝梁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宋、齐、梁,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伯。诗、赋、文兼长,以抒情小赋《恨赋》、《别赋》最为著名。晚年所作诗文不及前期,人称“江郎才尽”。有《江文通集》。
- AI解释
江淹,字文通,是中国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是齐梁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江淹在诗歌和文章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他的作品以清丽自然的风格著称。
详细解释: 1. 生平背景: - 出生于南朝宋后期。 - 少年时期才华横溢,在青年时代便已名动一时。 - 中年以后,一度仕途不顺,后成为齐朝的重要官员。 2. 文学成就: - 他的代表作包括《恨赋》和《别赋》,其中《别赋》更是被誉为抒发离愁别绪的杰作之一。 3. 艺术风格: - 江淹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辞藻华丽著称,善于用典,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造句示例: 1. 他的文笔如江淹之赋,清丽动人。 2. 在那如《恨赋》一般的忧伤里,我们找到了共鸣。 3. 江淹的诗篇是南朝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4. 每当读到江淹的作品时,都会被他文采飞扬的文字所吸引。 5. 他的辞藻优美得像江淹笔下的诗句一样。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江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淹
yān
1 浸没(mò):水~。~没(mò)。~灌。2 皮肤被汗液浸渍:胳肢窝被汗~得又痛又痒。3 广:~博。~通。~贯(渊博而贯通)。~雅(渊博高雅)。4 滞,久留:~留。久~。~滞。~月(滞留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