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zhuàn)的拼音、解释、组词

列传(-zhuàn)的简介:

liè zhuàn
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后为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主要记载帝皇以外的人物事迹。班固撰《汉书》时,取消“世家”一类而并入列传,为后世史官所沿袭。也有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如《明史》中的《四川土司列传》、《外国·日本列传》等。

  • AI解释

《列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种体裁,主要记载的是单个人物或同类人物群体的事迹和生平。这种文体多见于“二十四史”(包括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以及其余的十六史)中,是正史体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详细解释:

  1. 分类:列传按照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或类别进行编排,如帝王、将相、贤士等。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实际上属于“世家”而非“列传”,而《史记·李将军列传》则严格符合“列传”的定义。
  2. 内容:除了记载人物的基本信息(出生年月、家族背景)和主要事迹,还会包括其性格特点、道德品行以及影响历史的事件等。《汉书》中的许多列传还涉及到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及其社会影响力。
  3. 写作风格:与纪传体史书的其他部分相比,列传更注重生动描述和具体事例,使读者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个性和生活状态。

造句:

  1.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许多著名将领的故事,《白起列传》便是其中一篇。
  2. 唐代文人苏轼被贬黄州时的生活情景,在他的《东坡居士传》中得到了详尽的描绘。
  3.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知名诗人的生平事迹都被收录在各自的传记之中,如杜甫的《杜工部集·杜甫列传》。
  4.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政治家的智慧与谋略,《管仲列传》是极好的参考材料。
  5.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创始人墨翟的事迹,则记载在《墨子·墨子列传》中,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分词解释

liè

1 排成的行:罗~。行(háng )~。队~。~岛。2 众多,各:~位。~强。~传(zhuàn )。3 摆出:~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6 类:不在此~。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