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那狐的故事的拼音、解释、组词

列那狐的故事的简介:

liè nà/nǎ/nèi/nā hú de gù shì
法国中世纪讽刺长诗。根据民间寓言提炼而成。约形成于12-13世纪。共二十七篇,前后连贯但又相对独立。诗中以动物代表各阶层人物。通过描写象征市民的狐狸列那欺骗强者,凌辱弱者,与势均力敌者勾心斗角,甚至向最高统治者挑战,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 AI解释

列那狐的故事》,又称《列那狐传奇》,是一部源自法国中世纪的寓言故事集。它以狐狸列那为主角,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类的生活百态。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列那狐狡猾、聪明的一面,也揭示了其他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人性的多面性。

详细解释

  • 创作背景:这部作品最早可追溯到12世纪末期至13世纪初,在那个时期,欧洲的许多民间传说逐渐形成文字形式。
  • 内容概要:故事围绕着列那狐及其家人、朋友和对手们展开,主要叙述了列那狐利用智慧与机智在不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或获得利益的故事。故事中还涉及到了其他多种动物角色,如狼、羊、熊等,并通过这些角色的互动展示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 主题思想:《列那狐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寓言作品,它也触及了道德教育、社会观察等多个层面。通过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情节,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智与愚等对立面。

造句

  1. 列那狐在森林里出没,仿佛一个不请自来的访客。
  2. 尽管大家都说列那狐狡猾,但他总是能在危机中找到转机。
  3. 这个故事以《列那狐的故事》为原型,展现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4. 列那狐的智慧和勇气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让人深受启发。
  5. 人们常常引用《列那狐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要有勇气面对挑战。

分词解释

liè

1 排成的行:罗~。行(háng )~。队~。~岛。2 众多,各:~位。~强。~传(zhuàn )。3 摆出:~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6 类:不在此~。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nà,nǎ,nèi,nā

1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1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臭(腋下臭气)。~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疑(多疑)。~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2 姓。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1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2 原因:缘~。原~。3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6 死亡(指人):~去。病~。7 所以,因此:~此。~而。8 古同“顾”,反而。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