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的拼音、解释、组词

千方百计的简介:

qiān fāng bǎi jì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费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计谋。※#语或出宋.彭龟年〈论小人疑间两宫乞车驾过宫面质疏〉。△「千方万计」

2. ※#宋.彭龟年〈论小人疑间两宫乞车驾过宫面质疏〉(据《止堂集.卷三》引)1>迩者群臣抗章,无不切至,而天听穹窿,未见昭格,此固群臣孚诚有所不足,词语有所未明。然臣窃料必有植此疑根于陛下之胸中者,见外庭纷纷有奏疏,将千方百计误陛下之听,使陛下不省2>群臣之言,未可知也。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论语.泰伯篇》。 (2) 省:音ㄒ|ㄥˇ,明了、领悟。〔参考资料〕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论语.泰伯篇》「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如今学者却恁地慢了。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如此犹恐不获。今却只在此安坐熟视他,不管他,如何奈得他何!

3. 「千方百计」的「方」和「计」,指的是方法和计谋,「千」和「百」,则都是用来表很多,所以「千方百计」就是用了很多的方法和计谋。此一成语可见于宋代彭龟年的〈论小人疑间两宫乞车驾过宫面质疏〉。彭龟年,字子寿,清江人。南宋乾道进士,历任焕章阁待制、知江陵府,迁湖北安抚使。谥忠肃。在朝言事,善恶是非,辨析甚严。他的〈论小人疑间两宫乞车驾过宫面质疏〉,即是劝谏君王应以古代圣君为榜样,当朝中小人费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计谋,想要蒙蔽圣上的时候,不要轻易听信谗言。他批评朝中奸佞小人「千方百计误陛下之听」,使皇上无法省察群臣的谏言。「千方百计」这句成语可能出于此,就用来形容费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计谋。

1. 形容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计谋。【例】她千方百计想要实现出国求学的心愿。

1. 费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计谋。《红楼梦》第六七回:「这里老太太们为姑娘的病体,千方百计请好大夫配药诊治,也是为姑娘的病好。」《老残游记二编》第四回:「我好容易千方百计的凑了这些银子来践你的前约,把银子交给你,自己去采办罢。」也作「百计千方」、「千方万计」。

词语“千方百计”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想尽各种办法,不遗余力。其主要意思是形容人非常努力地尝试各种方法和途径来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

详细解释:

  • :表示多。
  • :同样表示多。
  • :方法、办法。
  • 和“百”连用,意为很多种方法;“千方百计”即想尽了各种可能的方法。

这个词通常用于赞扬或鼓励那些为了达到目标而付出巨大努力的人。它强调的是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造句示例:

  1. 公司在面对市场挑战时,领导层千方百计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2. 小王为了提高成绩,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学习。
  3. 在这次公益活动筹款中,志愿者们千方百计地动员更多人参与进来。
  4. 老师为了让调皮的学生改过自新,用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5. 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通过各种尝试和努力,最终成功了。

以上句子都体现了“千方百计”这一成语的含义。

分词解释

qiān

1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2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3 见“秋”字“秋千”。4 姓。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

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3 主意,策略:~策。~谋。4 谋划,打算:~划。~议。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