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的拼音、解释、组词

启发式的简介:

qǐ fā/fà shì
1.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法。与"注入式"教学法相对而言。

  • AI解释

启发式的详细解释

启发式(qǐ fā shì)在汉语中主要指的是通过提出问题、提供信息或展示实例等方式,激发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强调引导而非直接告知答案,能够促进个体主动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启发式”不仅应用于教育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用于描述一种能够激发灵感、鼓励探究的精神状态。它在心理学、决策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常用来描述某些算法或技术。

特点: - 诱导性: 通过提问或提供线索等方式促使人们思考。 - 灵活性: 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可以因人而异调整方法。 - 促进学习: 帮助个体从已知信息中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或解决方法。 - 激励创新思维: 鼓励跳出传统框架进行探索和发现。

5个造句

  1.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核心所在。
  2. 在这次团队建设活动中,领导采用了一些启发式的活动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3.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培养孩子的启发式思维能力。
  4. 产品经理在开发新功能时经常使用启发式分析法,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来构思产品特性。
  5. 研究者采用启发式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这些句子展示了“启发式”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及其对促进思考与学习的重要作用。

分词解释

1 打开:~封。~门。某某~。~齿。2 开始:~用。~程。~运。3 开导:~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4 陈述:~事。5 书信:书~。小~。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shì

1 物体外形的样子:~样。样~。2 特定的规格:格~。程~。3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阅兵~。4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算~。公~。5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