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简的拼音、解释、组词
削简的简介:
xiāo/xuē jiǎn
1.犹削牍。
1.犹削牍。
- AI解释
《削简》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用刀削制成的小竹片或木片,用来书写文字。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书材料之一,在没有纸张之前,人们经常使用这些材料来记录信息和书写信件。
详细解释: - 材质与制作:“削”字意味着是用刀或其他工具将原材料切割成薄片;“简”在此指的是竹简或木简。竹简多采用细长的竹片制成,而木简则使用树木的横截面切片。 - 用途:在没有纸张的时代,文人学者、官员等常用削好的竹简或木简来记录文字、书写书信、制作日程表等等。 - 历史地位:到了汉代,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纸质文书逐渐取代了竹木简,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重要文献的保存),仍会使用竹木简。直到东晋时期,虽然纸张广泛使用,但竹木简依旧在民间流行。
造句示例: 1. 古代文人墨客常用削简来记录自己的游记和感悟。 2. 历史博物馆展出了许多精美的古代书简文物。 3. 在没有纸张的时代,人们通过削简的方式来保存重要的信息和知识。 4. 为了保护环境,现代学者有时也会模仿古人的方法,用木简代替纸质材料来书写学术笔记。 5. 尽管现在我们已不再使用竹木简这种古老的文书形式,但它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
请注意,在上述句子中,“削简”一词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或是特定情境下的表达方式出现。在现代日常语言中并不常用这个词来描述具体的物品或行为。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