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的拼音、解释、组词

动词的简介:

dòng cí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走、笑、有、在、看、写、飞、落、保护、开始、起来、上去’。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表示人、物的行为、动作或事件的发生之词,如跑、见、有、感等。从动作有无接受之对象来分,有外动词、内动词两类;从它与其他动词连用与否来分,则有一般动词与助动词两类。【例】英文中的动词随著动作的时间、状态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 △动字、谓词

1. 表示人、物的行为、动作或事件的发生之词,如鸣、见、有、会等。从动词有无接受之对象来分,有外动词、内动词两类;从它与其他动词连用与否来分,则有一般动词与助动词两类。也称为「动字」、「谓词」。

《动词》是指语言中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的词类。在汉语中,动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之一,主要用来说明主语所进行的动作、经历的变化或者表达某种心理活动等。

动词的特点:

  1. 时态和体态:动词可以体现动作发生的时间(如过去式、现在进行时)以及动作的状态或完成情况。
  2. 语气: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等多种。
  3. 否定形式:多数动词可以通过添加“不”、“没有”等来构成否定句。

造句:

  1. 他正在看书。
  2. 这个句子中的动词“看”使用了现在进行时,表示行为正在进行中。
  3. 她昨天去了图书馆。
  4. “去”是过去式动词,描述了一个已经完成的动作。
  5. 请大家不要说话。
  6. 此句中的“说”通过加上否定前缀“不”,形成了否定形式的祈使句。
  7. 这本书没有我那么有趣。
  8. 这句话中,“有”用于构成比较结构,表示比较关系。
  9. 他们在讨论下一步计划。
  10. “讨论”是现在进行时动词,表明正在进行中的动作或状态。

这些句子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动词用法,通过具体情境展示了它们在实际对话和写作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