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定的拼音、解释、组词

刊定的简介:

kān dìng
1.修改审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改定后成为定本。《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陈书.卷二七.姚察传》:「有疑悉令刊定。」

刊定》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但在某些古籍或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会有使用。从字面上拆解来看,“刊”指的是刻削、删改等动作;“定”则是确定、规定的意思。综合起来看,《刊定》通常可以理解为对某一内容进行整理、修订或者最终确定的过程。

详细解释

  1. 整理与修订:用于描述对文献、资料的重新审查和修正,使之更加完善。
  2. 最终决定: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来表示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最终决策或结论。
  3. 校订:在出版领域,“刊定”有时指的是对书籍内容进行校勘与审订。

造句

  1. 学者们花费了数年时间对古代文献进行了详尽的《刊定》,使得这些史料更加准确可靠。
  2. 这本新书经过多位专家的反复讨论和《刊定》后,才最终面世。
  3. 老师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次详细的《刊定》,以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逻辑错误或表达不清的地方。
  4. 在公司年度报告发布前,财务部门对数据进行了严格的《刊定》,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为了编写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历史变迁的书籍,《编委会》组织了多次会议进行《刊定》,以保证内容的权威性。

分词解释

kān

1 斫,消除,修改:~误(亦作“勘误”)。校(jiào )~。不~之论(喻至理名言)。2 刻:~石。~印。~本。3 排版印刷:~行(xíng )。创~。~登。~载。4 出版物:~物。报~。书~。

dìng

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5 确凿,必然的:必~。镇~。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