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刍言的简介:

chú yán
1.浅陋的言论;卑贱者的言论。多用为自谦之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谦称自己的言论浅陋。《旧唐书.卷一六四.李绛传》:「臣等备位,无所发明,但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

《刍言》这个词是一个复合词,“刍”在古代汉语中有“未熟的禾草”的意思,引申为初步的意见或简单的意见;“言”自然是言语、话语的意思。因此,《刍言》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初步的意见或建议,多用于谦逊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详细解释

  • 出处:这个词虽然不是《四库全书》等传统典籍中的正式术语,但它常被用作自谦之语,在一些古文中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述方式。
  • 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刍言”多用于学术讨论、个人发表意见时的谦辞,表示自己的见解是初步的、不成熟的观点。

造句

  1. 在会议讨论阶段,我提出了几个刍言供各位参考。
  2.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只是刍言,希望可以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3. 这次学术交流会上,小王教授分享了他的初见心得和些许刍言。
  4. 谈话中,李总谦虚地表示,自己提供的这些刍言可能并不完善,请各位专家指正。
  5. 尽管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刍言,但希望能对促进双方理解有所助益。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刍言”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chú

1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2 割草:~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议(同“刍言”)。3 草把:~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