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的拼音、解释、组词

丹青的简介:

dān qīng
①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红、青两色,故称画为“丹青”。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也可称绘画艺术为“丹青”。《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图写甚妙。”民间称画工为“丹青师傅”。②比喻坚贞。因丹青两色不易变易:丹青不渝。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丹、青均指绘画时所用的颜料,丹青常借指绘画或善于绘画的人。【例】丹青妙笔、丹青圣手

2. 泛指史籍。【例】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 绘画时所用的颜料。《周礼.秋官.职金》:「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管子.小称》:「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

2. 绘画。《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高挑起染渲佳人丹青画,卖弄他生长在王侯宰相家。」

3. 丹青不易褪色,因以比喻始终不渝。《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公孙述》:「帝乃与述书,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晋.傅玄〈董逃行历九秋篇〉:「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

4. 丹,丹册,记载功勋;青,青史,纪录史事。「丹青」泛指史籍。汉.王充《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5. 指画像;绘画。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输与丹青。」

6. 画工的代称。三国魏.曹丕〈与孟达书〉:「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西游记》第九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华夷楼上。」

丹青》一词通常指的是绘画,特别是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在中国文化中,“丹”特指红色颜料或红色画笔,“青”则常指绿色或者蓝色的颜料或墨色。因此,“丹青”泛指各种颜色和形式的绘画,尤其是使用天然矿物颜料和宣纸、绢等传统材料绘制的国画。

详细解释

  • 起源: "丹青"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汉书·叙传下》:“丹青其迹”。这里的“丹青”是指用来描绘人物或山水的绘画工具。
  • 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丹青”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常常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中国古代文人眼中,绘画不仅是技艺的表现,也是表达情感、寄托志向的一种方式。

造句

  1. 这幅《丹青》作品展现了画家深厚的功底和高超的技艺。
  2. 中国的“丹青”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美学风格。
  3. 在这间小房间里,挂着一幅精心绘制的古代仕女图《丹青》,给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
  4. 虽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但传统“丹青”绘画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5. 每一次拿起毛笔和墨汁时,他都能在“丹青”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分词解释

dān

1 红色:~砂(朱砂)。~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青。2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3 姓。

qīng

1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2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3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4 黑色:~布。~线。~衫。~衣。5 喻年轻:~年。~春。~工。6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