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衔肉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衔肉的简介:

wū xián ròu
1.《汉书.循吏传.黄霸》:"﹝黄霸﹞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豪牦不敢有所隐。"后因以"乌衔肉"为下情上达之典实。

  • AI解释

乌衔肉》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并非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语,但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该词汇主要描绘的是一个乌鸦(俗称“乌”)在衔食的过程中发生的情景:有说乌鸦误以为肉中夹杂着金珠而兴奋地去衔,结果只得到一无所有的空壳;也有说法是乌鸦发现了一块肉,但因为这块肉被其他动物占住或占据,于是决定用这块肉来作为与对方交换的筹码。

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较少,更多是在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用来形容一些事情。如果要给它一个更贴切的意义进行解释的话,可以这样理解:比喻人对事物过于贪婪、追求完美或者只看到表面而忽略实质的情况,往往适得其反或徒劳无功。

下面提供五个使用“乌衔肉”这一表达的造句:

  1. 小明在买衣服时总是选择最贵的,结果每次都是“乌衔肉”,最后发现自己买的其实并不适合自己。
  2. 有些人为了追求完美而忽略了眼前的资源和机会,这就好像“乌衔肉”,最终可能一无所得。
  3. 在工作中过于挑剔细节导致无法完成任务的人,常常只能得到一块“乌衔肉”般的回报。
  4. 某些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往往执着于寻找所谓的完美伴侣,结果往往只是得到了一块“乌衔肉”般的结果。
  5. 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花费巨资购买奢侈品的人,很多时候也只能得到象征性的“乌衔肉”。

需要注意的是,“乌衔肉”的说法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常见,上述解释及造句是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表达。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xián

1 马嚼子。2 用嘴含,用嘴叼:~枚。燕子~泥。3 含在心里:~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4 接受,奉:~命。5 指前后相接:~接。6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军~。官~。

ròu

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体。~类。~食。肌~。~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身(佛教指肉体)。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冬瓜~厚。3 果实不脆,不酥:~瓤西瓜。4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