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气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生气的简介:
shū shēng qì
书生:读书人。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
书生:读书人。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卷气。如:「多年不见,张大哥仍然如往昔般,散发著温柔敦厚的书生气。」
2. 大陆地区指知识分子只顾读书,不关心现实、政治的习气。
《书生气》这个词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具有书本知识的气质,侧重于表现出一种温和、文雅甚至略带天真无邪的性格特点。这个词语中的“气”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或性格特征,“书生”的含义是指以读书为业的人,通常指的是学生或是学者等。
详细解释
- 书生气:这个词常用来形容那些深受书本知识影响、行为举止比较文雅、温和的人。这种气质可能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倾向于在处理问题时更多地从道理出发而不是从实用的角度。
- 特点:
- 温和:容易相处,不会轻易与人发生冲突;
- 文雅:言行举止较为得体、优雅;
- 理想主义:可能会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注重道德和个人修养。
造句
- 小明是个书生气很足的学生,他总是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说话也很温和。
- 老板对新来的同事说:“不要总是一副书生气的样子,工作中要更实际一些。”
- 大学里的图书馆是一个充满书生气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读书学习的身影。
- 他的演讲充满了书生气和激情,使在场的所有人深受启发。
- 虽然他工作多年了,但他身上依然保留着一股书生气,对待问题总是从理论出发。
分词解释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气
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