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荆的拼音、解释、组词

柴荆的简介:

chái jīng
1.做柴用的小木。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3.借指村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柴、荆筑成的门。唐.杜甫〈羌村〉诗三首之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白居易〈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柴荆》,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实际上是由两个汉字“柴”和“荆”组成的。根据字面意思,“柴”指的是用作燃料或烧火做饭的小木棍、树枝等;“荆”是指一种灌木丛植物,具有尖刺,常用来形容荒凉之地或者比喻简陋的生活环境。结合在一起,“柴荆”一般用来指代乡村简陋但自然的门扉或农舍。

在古代文学中,“柴荆”多被用来描绘农家、乡间朴素宁静的生活场景,含有淡淡的田园诗意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造句示例:

  1. 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便回到用柴荆简陋装饰的小屋旁,围坐在院子里,享受着乡村的安宁。
  2. 他梦想过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宁静的乡间拥有一座用柴荆建造的房子,与自然同在。
  3. 在诗人的眼中,那片被荆棘覆盖的小径,就是通向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柴荆门扉的路。
  4. 尽管生活条件简陋,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朴素的柴荆之居却充满了温馨和安宁。
  5. 每当春风拂过,那些用柴枝围成的篱笆就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需要注意的是,“柴荆”作为一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以上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其字面意义推测出来的,并非标准或正式的语言表达。

分词解释

chái

1 烧火用的草木:~草。~火。~门。火~。木~。2 烧柴祭天:“~于上帝”。3 瘦,不松软:~鸡。~心。4 姓。

jīng

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条。~棘。披~斩棘。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请罪。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州。~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山~。~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