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案甲的简介:

àn jiǎ
1.屯兵不动。

  • AI解释

《案甲》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冷僻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理解,“案”在这里可以解作“放置、停歇”,而“甲”是古代将士穿的防护装备。因此,“案甲”可尝试解释为停止使用武装装备或者暂时放下战斗准备状态。

详细解释

  • 含义:指军队或战士在战争结束后,收起盔甲,结束战斗状态。
  • 用法:多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暂停、休战或是和平时期的状态。

由于这个词语较为特殊,其现代运用并不广泛。不过,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可能会以“案甲”来形容某个场景中的停顿或转折点,表达一种从紧张到平和的过渡。

造句

  1. 自从战争结束之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终于能够放下心中的防备与警觉,开始规划和平时期的生活了。
  2. 战斗一结束,双方将领便下令军队案甲,等待下一步指示。
  3. 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城墙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士兵们暂时放下盔甲,换上了日常的衣服。
  4. 在《三国演义》中,当曹操决定罢兵回师时,他让手下将士案甲休整,以示对未来的和平抱有信心。
  5. 战争双方在协议书中明确表示,将在谈判期间案甲,确保不再有新的冲突发生。

以上便是关于“案甲”的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