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的拼音、解释、组词

殊途同归的简介:

shū tú tóng guī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殊途同归」之「途」,典源作「涂」。「涂」通「途」。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得的结果却相同。语本《易经.系辞下》。△「异曲同工」

2. 《易经.系辞下》《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1>,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注解〕 (1) 殊涂:不同的道路。涂,通「途」,道路。

3. 「殊途同归」原作「同归殊涂」。孔子说:「天下的事物,有什么可以困扰忧虑?天下万物同归于一个好的理想目标,虽然有百种不同的思虑,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后来「殊途同归」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得的结果却相同。

1. 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目的。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得的结果却相同。语本《易经.系辞下》。【例】许多宗教教义殊途同归,最后终是劝人为善。

1. 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得的结果却相同。参见「同归殊途」条。宋.范仲淹〈尧舜率天下以仁赋〉:「殊途同归,皆得其垂衣而治,上行下效,终闻乎比屋可封。」

殊途同归》这则成语出自《庄子·天下》,原义是指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目标或结果。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虽然采取的方法或路径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

成语解析

  • 词源出处:《庄子·天下》:“圣人处物,其极一也。至则有命焉。不以所欲害其所不欲,使彼来我,我不往就;使其来而我能应之,则吾亦无往。”

  • 结构类型:联合式。

  • 语法特点:一般作谓语、定语。

  • 用法场合:用于指代不同方式或方法最终达到相同的结果时,常用来表示理解或评价。

造句

  1. 无论选择哪种减肥的方法,如果能够坚持到底,殊途同归,都能取得理想的减重效果。
  2. 虽然小明和小华学习数学的方式完全不同,但最后他们的成绩却殊途同归
  3. 尽管两人解决争端的方式不同,但他们最终都达到了和平的结局,这就是殊途同归的道理。
  4. 对于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我们公司的两个部门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案,但结果殊途同归,都大大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
  5. 虽然小李和小王设计这个项目的方法不一样,但他们的努力最终都让产品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真正做到了殊途同归

通过这些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殊途同归”这一成语,它不仅强调了目标的一致性,还展示了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在达到共同目的时的有效性。

分词解释

shū

1 不同:~途同归。悬~。2 特别,很:~功。~荣。~勋。特~。3 断,绝:~死。4 超过:“母氏年~七十”。

1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guī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2 还给:~还。物~原主。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6 结局:~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9 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