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的拼音、解释、组词

江汉平原的简介:

jiāng hàn píng yuán
两湖平原的北部。在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及其大支流汉水冲积而成,以湖泊数量多著称。中国的商品粮、商品棉和淡水渔业基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长江中游、汉水下游及洞庭湖四周的平原。平原上河湖交错,土地肥沃,盛产稻米与棉花,为渔米之乡。此区为古云梦大泽的遗迹。

江汉平原》是一个地理与文化相关的词汇,主要指的是中国湖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平原区域。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与汉水之间,地势平坦广阔,气候温和湿润,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资源。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该地区处于湖北省中南部,西依荆山山脉,南接洞庭湖平原,北靠江汉分水岭。
  • 自然条件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河流有长江、汉江等,水资源丰富。
  • 农业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江汉平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水稻、小麦、棉花等多种农作物产量较高,是湖北乃至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 文化特色江汉平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如沔阳三蒸等美食闻名遐迩。

造句:

  1. 每年春天,江汉平原的油菜花竞相开放,犹如一片金色海洋。
  2. 在这个收获季节,农民伯伯们在江汉平原上忙碌着收割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 江汉平原作为中国的“鱼米之乡”,不仅粮食丰饶,还有众多湖泽湖泊养育了大量的水产资源。
  4. 从高空俯瞰,江汉平原如同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展在大地上,与长江、汉江蜿蜒交错的水系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5. 湖北省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对江汉平原这类重要农业区的支持和保护。

分词解释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