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镜像的拼音、解释、组词

水月镜像的简介:

shuǐ yuè jìng xiàng
水中月,镜中像。比喻一切虚幻的影像。也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镜花水月」。见「镜花水月」条。

2. 此处所列为「镜花水月」之典源,提供参考。 #《远什大乘要义问答.卷上.辩法身如幻常光泥洹三义》1>佛法身者,同于变化,化无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离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触;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味、触;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触;有触之物,必有一法,即触法也。余者或有或无:如地,必有色、香、味、触。水有色、味、触,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则无香也。火必有触,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从白石出者,则无香也。风但有触,而无色也。若非色之物,则异今事。如镜中像,水中月,见如有色,而无触等,则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大智度论.卷六》、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景德传灯录.卷一四.石头希迁大师》。〔参考资料〕 ■《大智度论.卷六》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揵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据《全唐文.卷七四三.裴休》引)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景德传灯录.卷一四.石头希迁大师》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

3. 此处所列为「镜花水月」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镜花水月」原作「镜像水月」。鸠摩罗什(西元344∼413)为东晋时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佛经家之一,天竺人,七岁时随母出家,总贯群经,妙解大乘。东晋隆安五年(西元401),鸠摩罗什被后秦王姚兴迎入长安,奉为国师,与僧肇、僧严一同从事译经工作,并有系统地介绍佛教义理。当时汉译佛经日多,但品质不一,内容难解。鸠摩罗什通晓多国语言,译笔简洁畅达,为世所重。《远什大乘要义问答》为鸠摩罗什与慧远的问答录,又称《大乘大义章》、《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书中阐明了大乘佛教的教义,并反复论述有关法身的问题。佛家把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形成之物称为「色」,非此四大元素所形成之物则称为「非色」。凡色,至少具有色、香、味、触四种感觉之一,例如水有色、味、触,风则只有触。若是非色之物,就像镜中的影像,水中的月亮,看来好像有实体,其实触摸不著,只是个幻象。后来「镜花水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虚幻不实在。

1. 比喻空幻不实在。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景德传灯录.卷一四.石头希迁大师》:「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灵?」也作「镜花水月」、「水月镜花」。

水月镜像》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汇,而是由“水月”和“镜像”两个独立部分组成,通常用来描绘事物的一种虚幻、映照般的存在状态。这样的描述常常出现在文学创作中,尤其在诗歌、散文或者哲学探讨中。

解释:

  • 水月:常被用来比喻世间的事物如同水中之月,美丽却不可触及,形容一种虚幻的美。
  • 镜像:指通过镜子反映出来的景象。在此处可以理解为事物的一种倒影或映照,暗示了事物表面的呈现与其实质之间的差异。

组合释义:

水月镜像》这个词组用来描述某些事物、现象看似美好、完美、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但实际上是虚幻不可触及的。它强调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或不真实感。

造句示例:

  1. 虽然他的成功之路看起来光彩照人,如《水月镜像》般美丽诱人,但实际上背后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
  2. 这个城市的夜景美轮美奂,就像一幅《水月镜像》,让人既想驻足欣赏又感到遥不可及。
  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水月镜像》般的技术进步让我们感叹人类智慧的同时也意识到知识的无限边界。
  4. 她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水月镜像》的感觉,表面上看起来完美无瑕,但细细品味却发现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5.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水月镜像》般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冷静,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分词解释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jìng

1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子(亦指“眼镜”)。~台。~匣。~奁。铜~。穿衣~。2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头。~片。眼~。胃~。凸~。凹~。三棱~。望远~。显微~。3 监察,借鉴:~戒。4 照耀:“荣~宇宙”。

xiàng

1 相似:好~。相(xiāng )~。~生(a.仿天然产物制成的工艺品;b.中国宋、元两代以说唱为业的女艺人)。2 比照人物做成的图形:画~。塑~。雕~。绣~。肖~。3 比如,比方:~这样的事是值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