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事诉讼法的简介:

mín shì sù sòng fǎ
规定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中国于1991年制订民事诉讼法,内容包括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诉讼费用,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规定民事诉讼制度及民事诉讼的程序法规。如财产、婚姻等的诉讼程序皆属之。

民事诉讼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专门规定了在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时应当遵循的程序。这部法律保障了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基本权利,并为法院提供了处理这些案件的具体规则。

详细解释

  1.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民事权益争议。
  2. 基本原则
  3. 等级性原则,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应受到公正和对等的对待;
  4. 合法原则,诉讼程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5. 公正公开原则,确保所有参与方的信息透明、过程公平。
  6. 主要制度:包括起诉与受理、管辖权确定、证据规则、审判制度、执行程序等内容。

造句

  1.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对争议财产进行查封。
  2. 在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双方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通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途径解决矛盾。
  3. 小明和小红之间的借贷协议因履行问题产生了纠纷,他们打算依据《民事诉讼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按照《民事诉讼法》,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5. 在一起名誉权侵权案件中,原告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书面文字、视频资料等。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应用《民事诉讼法》,涵盖了从起诉到执行全过程的不同方面。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1 叙述,倾吐:告~。~苦。~愿。~衷情。倾~。2 控告:~讼。控~。上~。申~。败~。撤~。

sòng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2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3 自责:自~。4 古同“颂”,颂扬。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