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物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情物理的简介:

mín qíng wù lǐ
人情事理。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风俗事理。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廿一经:「于训诂名物制度之昭显,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了如指掌。」

1. 风俗事理。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廿一经》:「于训诂名物制度之昭显,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了如指掌。」

词语“民情物理”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惯用语,但从其字面意思来看,“民情”指的是普通民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习惯等;“物理”在这里应理解为事物的本质规律或者实际情况。因此,综合推断,“民情物理”可以被解释为与民间风俗习惯、民众生活实际相关的本质规律或普遍现象。

详细解释:

  1. 民情:指民间的习俗、社会风尚和普通人的生活方式等。
  2. 物理:原意是研究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但在这一词组中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规律或者实际情况。
  3. 综合意义:“民情物理”整体上表示那些反映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或本质规律。

造句:

  1. 政策制定需要深入了解民情物理,才能真正符合民意,得到广泛支持。
  2. 在调研农村生活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民的经济状况,更要掌握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以把握民情物理
  3. 民情物理的变化往往预示着社会深层次变革的到来,政府应当敏锐捕捉这些信息。
  4. 考虑到民情物理差异,跨国企业进入新市场时需要制定灵活有效的管理策略。
  5.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理解民情物理的动态变化。

请注意,“民情物理”这一表达并非广为人知的专业术语或成语,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上下文做适当解释。以上解析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qíng

1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2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3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4 私意:~面。说~。5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