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听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听的简介:

mín tīng
1.民众的听闻。 2.引申指民众的舆论。 3.民众听从。

  • AI解释

《民听》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根据其字面意义可以推测它可能是指“民众的意见”或“人民的声音”。下面是对该词的释义和五个相关的例句。

详细解释:

  1. 含义:通常指民众对于某项政策、决定或者言论的看法和意见。
  2. 背景:“民听”这个词结合了“民众”(民)和“听”(听取),反映了对人民意见或声音的重视与考虑。
  3. 应用:常用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强调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

造句:

  1. 政府应该广泛收集民听,以便更好地理解民众的需求和愿望。
  2. 在这次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重视并采纳了民听,确保每一步都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3. 民听是衡量一个社会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人民的参与感与被尊重的感觉。
  4.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民听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向和方法。
  5. 在这次社区改造项目中,我们特别注重收集居民的意见(民听),确保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民听”作为一个概念的假设性创作,并非实际历史或文学文本中的引用。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tīng

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3 任凭,随:~任(rèn )。~凭。~之任之。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