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誓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誓的简介:
míng shì
1.明白的誓言;宣誓。
1.明白的誓言;宣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发誓结盟。《文选.潘岳.寡妇赋》:「蹈恭姜兮明誓,咏柏舟兮清歌。」《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四》:「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也作「盟誓」。
《明誓》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指正式、公开地表达誓言,以昭示天日或立下信约。在古代中国,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庄重的仪式,例如焚香、祭祖等,目的是为了增加誓言的严肃性和不可更改性。
详细解释
- 明誓:明确、公开地许诺。
- 形容词:“正式”、“庄严”,强调的是誓言或约定的内容是明确无误的,并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的,以增加其可信度和约束力。这种行为通常与忠诚、承诺等正面价值相关联。
造句
- 双方在庄重仪式后进行了明誓,宣读了合作宣言,确保今后双方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 在这场重要的会议开始前,他先作了明誓,承诺会全力支持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
- 新婚夫妇在亲朋好友面前立下明誓,誓言永结同心,共度一生。
- 为了确保合约的执行力度和透明性,他们决定进行公开的明誓仪式。
- 因为涉及到重大责任,所以他们在公司高层会议上郑重地进行了明誓。
以上就是《明誓》的详细解释及其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誓
shì
1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师。~词。~愿。~死。2 表示决心的话:发~。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