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暑伏的简介:

shǔ fú
1.夏季伏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农历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的前一天止,共三十天,每十天为一伏,分为初伏、中伏、终伏三伏。这段期间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称为「暑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注》:「此水清泠甚于大溪,纵暑伏之辰,尚无能澡其津流也。」

词语《暑伏》的详细解释

暑伏: 1. 定义:暑伏,又称为“三伏”,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的第十个庚日开始的一个时期。它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到来。 2. 时长:通常持续约30天左右,但根据每年的具体日期会有所变化。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地自然变化来确定这一时间。 3. 习俗与文化意义: - 在传统上,人们认为暑伏期间人体容易出汗,体内水分减少,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 - 也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即利用夏季的高温天气进行一些疾病的调理和治疗。

  1. 饮食习俗:民间有很多与暑伏相关的饮食习惯,如吃饺子(据说可以驱除“伏邪”)、喝绿豆汤等,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生活智慧。
  2. 其他活动:还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活动和传统庆祝方式,在这一时期进行。

造句

  1. 夏天来了,暑伏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2. 每年的暑伏都是全家一起吃饺子的日子。
  3. 老中医建议在暑伏期间多吃绿豆汤以清热解毒。
  4. 这个暑假刚好赶上了暑伏,妈妈每天都给我熬了绿豆汤喝。
  5. 为了适应暑伏天气,单位取消了当天的户外活动。

以上是关于“暑伏”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造句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hǔ

1 热:~天。~热。~假。酷~。2 中医学“六淫”之一。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