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约617-650)的拼音、解释、组词

松赞干布(约617-650)的简介:

sōng zàn gān/gàn bù (yuē/yāo 617-650)
吐蕃赞普(即“君主”)。在位时统一西藏高原地区,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发展生产,创制文字,立法律,定官制、军制,建成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641年与唐朝文成公主成婚。后又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 AI解释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的第一位杰出君主,他生活在公元7世纪初至中叶,即约617年至650年左右。他是唐朝时期的吐蕃王,以其智慧、远见和雄才大略而闻名,在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详细解释

松赞干布于629年前后被册封为赞普(意指国王),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帝国。他在位期间,不仅加强了军事实力和领土扩张,还积极进行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改革。他派遣使者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和技术,并且迎娶了唐朝公主文成公主为妻,这促进了汉族和藏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造句

  1. 松赞干布的治国有如江海之浩瀚无垠,他的政治智慧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2. 历史上的松赞干布不仅是一位勇猛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文化改革者。
  3. 吐蕃王朝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崛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松赞干布在位期间的英明决策与不懈努力。
  4. 研究松赞干布的历史不仅是了解古代藏族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松赞干布以其非凡的领导力和远见卓识,在西藏乃至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分词解释

sōng

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3 宽,不紧张,不严格:规矩太~。~懈。4 放开:~手。~绑。~心。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6 姓。

zàn

1 帮助,辅佐:~助。~划。~襄(协助)。~理。~成。2 主持礼仪:~礼。3 夸奖,称扬:~叹。~许。~扬。~和(hé)。~颂。~赏。~词。~誉。称~。4 一种文体,用于颂扬人物:小~。像~。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