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输的拼音、解释、组词

供输的简介:

gōng/gòng shū
1.指缴纳赋税。 2.指赋税。

  • AI解释

《供输》一词在古代中国文献中出现,通常用来指代封建时代农民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赋税和劳役。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粮食、布匹、丝绸等实物税收,以及人力服役等。

详细解释

  • 粮食供输:古代常见的赋税形式之一,指农民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
  • 布帛供输:类似于现代的印花税或间接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农民需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自己生产的布匹、丝绸等织物。
  • 劳役供输:指的是除了实物税之外,还需要农民提供劳力服务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这包括修建工程、耕种官田、运输物资等多种劳动义务。

造句

  1. 唐朝时期,各地的农民按照朝廷的规定,需向地方官府缴纳一定的粮食作为供输。
  2. 古代的百姓不仅要承受沉重的税赋压力,还得为国家服劳役运送物资,生活极其艰辛。
  3. 在宋代,除了正常的田租之外,民间还需额外负担布帛的供输。
  4. 由于连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许多农民无法按时完成朝廷要求的粮食供输任务。
  5. 明朝实施一条鞭法后,将各类徭役、赋税统一折算为货币形式征收,简化了原先复杂的供输体系。

分词解释

gōng,gòng

1 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给(jǐ)。~求。~应。~需。~销。提~。~不应求。

shū

1 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运~。灌~。~出。~入。~血。~电。2 送给,捐献:~纳。捐~。~将(jiāng)。3 败,负:~赢。~理。~了两个球。4 堕坏,败坏:~平(使其败坏)。5 表示,吐露:~心(表示诚心)。~实。~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