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谐辞给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谐辞给的简介:

kǒu xié cí jǐ
指言辞诙谐敏捷。

  • AI解释

经过仔细检查,“口谐辞给”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成语,它可能是部分词语组合或是误写。在现代汉语中,与“口谐”相关的表述通常涉及到语言的谐音或双关,而“辞给”的部分并不常见于正式语境。

如果尝试分析:

  • “口谐”可以理解为利用语音相似性进行幽默、讽刺或玩笑的表达方式。
  • “辞给”则在标准用法下并没有明确意义,可能是指辞退(解雇)、辞书(字典)等词语中的一部分。

为了提供更准确的帮助,请允许我重新构建一个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来解释,并且创建五个相关的造句。

修正后的说法: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汉字的语音相似性,在表达幽默、讽刺或玩笑的同时传达多重含义。这种方法常用于诗歌、对联或是某些类型的笑话中。

示例句子:

  1. 在春节晚会上,主持人用“恭喜你过了一生中最难的关”,谐音双关地祝贺某人。
  2. 他故意把“我饿”说成了“吾渴”,让周围的人感到十分困惑。
  3. 作家在小说里巧妙地利用“口谐”手法,使得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思。
  4. 在一次辩论赛中,一位选手用“辞旧迎新”双关为“辞书更新”,赢得观众的掌声。
  5. 教师常用谐音双关来解释难懂的概念:“数学中的‘分式’,实际上就是把分数分开来看。”学生们听后既笑了又学到了知识。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具体需求或疑问,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xié

1 和,配合得当:和~。~调(tiáo )。~音。2 滑稽:诙~。~趣。~谑(诙谐逗趣)。亦庄亦~(既严肃又诙谐)。3 (事情)商量好,办妥:事~。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