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亲的拼音、解释、组词
族亲的简介:
zú qīn/qìng
1.家族和亲戚。 2.同族的亲戚。
1.家族和亲戚。 2.同族的亲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同宗族的亲戚。唐.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怡怡愉愉,奉太皇后。浃于族亲,濡及九有。」也称为「宗亲」。
词语《族亲》的详细解释
族亲,汉语词汇,指的是同族或同一宗族中的人。通常包括直系亲属、旁系亲属以及与这些亲属相关的家族成员。
- 含义:
- 家族内的近亲,包含父系和母系关系。
-
可以指共同祖先的后裔,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
特点:
- 通常具有血缘关系或拟制血缘关系(如养父母子女)。
- 在社会文化中,族亲之间往往有特定的社会和情感联系,包括家庭聚会、节日庆祝等活动。
- 可能会共享一些文化和传统习俗。
例句
- 他不仅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结识了一位远房族亲。
- 每年春节,我们家族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族亲们互相问候,其乐融融。
- 这次旅游,表兄弟和堂姐妹都来了,真热闹!
- 他是个热心肠的人,在社区组织活动时总能吸引不少族亲参与进来。
- 他们虽然分居两地,但因为是族亲,所以仍然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这些句子展示了“族亲”这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和关系。
分词解释
族
z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
亲
qīn,qìng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2 婚姻:~事。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