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的拼音、解释、组词
日俄战争的简介:
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月8日,日本舰队偷袭驻在中国旅顺的俄国舰队,战争爆发。次年1月,日军攻陷旅顺。此后又在陆战、海战中接连击败俄军。经美国调停,两国于9月签订《朴次茅斯和约》,俄国被迫让出辽东半岛,并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特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西元一九○四至一九○五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三省境内的战争。结果由美国调停,双方签定朴资茅斯条约,内容大致为俄国承认日本为朝鲜的宗主国,且转让长春以南的势力给日本。
《日俄战争》的详细解释
日俄战争,又称“日露战争”、“日满洲战争”,是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与沙皇俄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军事冲突。这场战争始于俄国在远东扩张行动威胁到日本利益时,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对抗。
背景上,在19世纪末期,随着列强对亚洲的争夺不断加剧,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并试图扩大其影响力至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与此同时,沙俄也在积极扩展其势力范围以保障在远东的战略优势。日俄之间的领土争议(特别是在朝鲜半岛和库页岛)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的紧张关系。
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04年2月8日至1905年2月6日,双方主要在海上的战斗;第二阶段则从1905年2月7日起至同年9月5日结束,陆上战线的对决。在1905年的东乡平八郎指挥下的对马海峡海战中,日本海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最终迫使沙俄在1905年9月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该条约将库页岛南部及东部、千岛群岛和大连及其附近地区的主权转让给日本。
造句
-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双方对于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存在争议。
-
The immediate cause of the war was the conflicting claims over control of Korea.
-
这场冲突最终以和平谈判的形式告终,标志着列强之间竞争方式的一次转变。
-
This conflict eventually ended in peace negotiations, signaling a shift in how powers compete.
-
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
The outcome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saw Japan's influence rapidly expand in East Asia.
-
日俄战争中的海战对现代海军作战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
The naval battles during the Russo-Japanese War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modern theories of naval warfare.
-
尽管日俄战争只持续了一年多,但它却是20世纪初亚洲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 Although lasting just over a year, the Russo-Japanese War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urning points in Asian hi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分词解释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é
短时间:~尔。~然。~顷。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 力求实现:~取。~气。~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