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妆诗的拼音、解释、组词

催妆诗的简介:

cuī zhuāng shī
1.旧俗,成婚前夕,贺者赋诗以催新妇梳妆,此诗叫催妆诗。《唐诗纪事》卷三五载有唐陆畅《奉诏作催妆诗》。至宋,又有催妆词,读宋吕渭老《好事近》词之四:"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阕"可知。其后文人集中催妆诗词,类为应酬之作,非必成于成婚之夕。

  • AI解释

《催妆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通常在新娘出嫁前写给新郎或新娘本人,目的是催促新娘迅速整理妆容、准备婚礼。这类诗往往充满诗意和祝福,既表达了对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细腻的情感表达。

详细解释

  • 创作背景:《催妆诗》主要出现在唐代及其之前,尤其是唐朝时期特别流行,因为当时女性地位有所提升,婚姻中的女性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与情感需求。
  • 内容特点:这类诗歌通常描绘出一种温馨、甜蜜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描写新娘化妆的过程或是婚礼前夜的生活场景,寄寓着对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造句

  1. “今朝红烛映妆台,新词急就待佳期。”——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诗人在新娘出嫁前匆忙创作催妆诗的心情。
  2. “鸳鸯比翼双飞日,莫让时光滞美人。”——这句通过比喻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希望新人珍惜彼此、携手共进的愿望。
  3. “月色如水浸妆奁,红丝轻挽待天明。”——此句描绘出了一幅新娘在月光下精心打扮的画面。
  4. “春风十里不如君,催妆诗中见真情。”——这句话说明了诗人希望通过真诚的诗歌来提醒新人珍惜彼此的情感。
  5. “喜鹊登枝鸣喜事,催妆词里祝新人。”——此句运用了象征性的手法,借由喜鹊的到来预示着吉祥如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以上造句是根据《催妆诗》的主题进行的创作,旨在展现这种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分词解释

cuī

1 使赶快行动:~促。~办。~讨。2 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化。~生。~眠。~奶。~肥。

zhuāng

1 修饰、打扮:化~。~饰。~点。2 供打扮用的物品,演员的衣装服饰:上~。卸~。3 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嫁~。4 修饰,打扮的式样:时~。古~。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