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拼音、解释、组词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简介:

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AI解释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这个成语出自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原文为:“君子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兄弟之间有矛盾和争执(阋墙),也应当团结一致对外抵御外来的威胁或侵犯。

解释: - 兄弟:指同一家族中的男性成员。 - 阋墙:“阋”,争吵;“墙”,这里借指家庭内部。整个词组意思是说兄弟间即使在家事上有了分歧,也可以通过和解来解决。 - 外御其侮:“外”指的是外部的;“侮”是侮辱、侵犯的意思。“外御其侮”的意思是指对外部的威胁或敌人的侵犯。

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面对外界威胁时,家庭成员之间应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它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团结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以下是五个使用该成语的句子:

  1.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2. 尽管两人在一些小事上经常产生争执,但是一旦有共同的目标或威胁出现时,他们就会放下分歧,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3. 在这次抢险救灾行动中,各地救援队团结一致,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精神让整个社会倍感温暖。
  4. 面对敌人的进攻,我们不能自乱阵脚,而应该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5. 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比任何内部争执都重要,我们要保持团结,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分词解释

xiōng

1 哥哥:胞~。堂~。表~。

dì,tì,tuí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兄~。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堂~。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师~。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子。徒~。5 古同“第”,次序。6 古同“第”,但。

qiáng

1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砖~。土~。院~。城~。~垣。~头。~头草。铜~铁壁。2 门屏:萧~(喻内部,如“祸起~~”)。3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1 驾驶车马:~车。~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4 抵挡:防~。~敌。~寒。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1 欺负,轻慢:~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蔑(轻视,轻蔑)。欺~。不可~。2 古代奴婢的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