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兵甲的简介:
bīng jiǎ
1.兵器和铠甲。泛指武器﹑军备。 2.指士兵﹐军队。 3.战事;战争。
1.兵器和铠甲。泛指武器﹑军备。 2.指士兵﹐军队。 3.战事;战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兵器和盔甲。指军队装备。《孟子.离娄上》:「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
2. 战争。《战国策.燕策二》:「闲于兵甲,习于战攻。」
《兵甲》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武器和盔甲,是中国古代军事术语中的常见词汇。"兵"在这里主要指用以杀敌的器械、武器,而"甲"则是指保护人体不受伤害的防护装备,如铠甲等。
详细解释
- 含义:兵甲代表的是古代战场上的战斗工具和防御装备。
- 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化中,“兵甲”也常被用来比喻战争或者备战的状态。例如,在文学作品中,"身披兵甲"可以描绘一个战士的形象或象征着准备战斗的姿态。
造句
- 在这场激烈的战役中,双方士兵都全副武装、手持兵甲。
- 为了加强防御,他决定在城墙上加装更多的盔甲和武器。
- 尽管和平年代少有战争,但军队依然需要时刻准备好他们的兵甲。
- 在古代战场上,一员大将通常会身披厚重的铠甲与敌方交锋。
- 他对历史感兴趣,经常研究古人的兵甲制作工艺。
以上句子展示了“兵甲”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既涉及实际战场上的装备,也包括了象征意义的表达。
分词解释
兵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甲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