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头的椽子先烂的简介:

chū tóu/tou de chuán zǐ xiān làn
1.见"出头椽儿先朽烂"。

  • AI解释

词语《出头的椽子先烂》源于中国的一句俗语,用来比喻那些首先暴露问题或者最先受到关注的人或事物往往更容易遭遇不幸或是率先面临困境。这个说法通常带有无奈与警示的意思,提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有所准备。

解释

  • “出头”:指某个事物比其他同类更突出、明显。
  • “椽子”:古代建筑中用来支撑屋顶的木条,是屋檐下的主要结构部分。
  • “先烂”:意思是第一个坏掉或出现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一个集体或系统里,那些较为显眼或者最先暴露问题的部分,往往会在问题面前首先受到冲击。这与“出头椽子易烂”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造句

  1. 在这个项目中,小王因为过于突出而被领导盯上,成了第一个出现问题的人。
  2. 老张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由于创新意识强,常常先于他人发现问题,但也因此成为了最先需要改进角色的人。
  3. 小李因为表现积极,在同事中间出类拔萃,但也因此成为最容易受批评的对象。
  4. 在市场竞争中,那些最先提出新观点的企业往往也会最早遭遇激烈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5. 作为一名教师,小陈虽然教学方法创新,但因为过于显眼,导致自己在职称晋升方面遇到了比其他老师更多的困难。

这些造句展示了该俗语的广泛应用场景及其背后的警示意义。

分词解释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làn

1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糊。煮~。2 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熟。3 东西腐坏:腐~。4 灼伤:焦头~额。5 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下去。6 破碎:破~。~纸。7 头绪杂乱:~摊子。8 明,有光彩:~银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