堠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堠子的简介:
hòu zǐ
1.古时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的土坛。每五里筑单堠,十里筑双堠。唐罗隐有《堠子》诗。
1.古时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的土坛。每五里筑单堠,十里筑双堠。唐罗隐有《堠子》诗。
- AI解释
《堠子》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古代用来计数敌军、传递信息或报告距离的标尺,形如土堆,用于军事通信和距离测量。具体解释如下:
- 含义:原意是指古代设在边防要地用以报告消息、标志里程的土堆、石堆或者木桩,也是古代用来计算行程的一种方法。
- 使用背景:在古代,尤其是在中国,由于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人们会借助这种简单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些土堆或石堆通常会按照一定的距离设置,并且每过一段就有一个,以方便计数和报告。
造句
- 古代边疆地带常常设有堠子作为军事通信的一种手段。
- 堠子不仅用来记录行程的距离,还被用作传递军情的标志。
- 每走过一个堠子,就等于往前迈了一步,离家又近了一些。
- 通过观察堠子的变化和位置变化,战士们可以判断敌人的行动方向。
- 堠子作为古代交通、军事通讯的重要设施,在边防地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望这些解释及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堠子”一词的含义及其在古代的应用。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