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诵的拼音、解释、组词

理诵的简介:

lǐ sòng
1.犹背诵。

  • AI解释

关于“理诵”,似乎在标准的汉语词汇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术语或定义。不过,“理”和“诵”分别具有明确的意义,我们可以结合这两个词来推测其含义。

  • “理”:指道理、原理或者事物的根本原则。
  • “诵”:指背诵或朗读,尤其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模式进行的朗诵。

综合来看,“理诵”可能是指依据某种理论或道理来进行的有条理性的朗读或背诵。不过,这一术语在正式语言体系中并不常见,可能是特定语境下的用词或者是对某些教育、文化活动的一种描述性表达。

基于上述推测,我将尝试构建5个句子来展示“理诵”的概念:

  1. 在国学课堂上,老师提倡采用“理诵”方法背诵《论语》,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孔子的思想。
  2.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深意,老师们鼓励使用“理诵”,通过分析诗作主题和背景来进行朗读练习。
  3. 针对学习古文,教师要求学生运用“理诵”的方式,即先研究文章结构与主旨,再进行有逻辑的背诵。
  4. 在一次文化研讨会上,专家提出了“理诵”教学法,主张通过理性分析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国学竞赛,“理诵”成为学生们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关于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分词解释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sòng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读。背~。~诗。2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之”。3 诗歌:作~(作诗)。4 怨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