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遗的拼音、解释、组词

疏遗的简介:

shū yí/wèi
1.疏忽遗漏。

  • AI解释

疏遗》这个词通常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疏”和“遗”。在汉语中,“疏”指的是条理清楚、详尽说明;“遗”则有遗漏、忘却的意思。合在一起时,“疏遗”主要是指因过于疏忽或粗心而未能注意到某事或者忘记做某事,也可能比喻处理事务不够细致周全。

详细解释:

  1. :在古代文言文中,常用来形容条理清晰,如“疏理”等词。
  2. :有遗漏、忽略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因不注意而造成的缺失或问题。
  3. 疏遗:整体上是指因为粗心大意或者考虑不周全而导致的疏忽、失误。

造句示例:

  1. 在准备这场重要会议的过程中,秘书小王因为疏遗了重要的文件,导致会前准备不够充分。
  2. 老师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细心,不要因为疏遗了一些关键步骤而影响最终得分。
  3. 招聘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一念之差出现疏遗,导致招聘的候选人不适合岗位需求。
  4. 项目启动会上,领导强调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避免在后续工作中产生疏遗的问题。
  5. 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我们需要有条不紊地规划每一个环节,以减少因为疏遗而导致的工作失误。

分词解释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