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素的拼音、解释、组词

翰素的简介:

hàn sù
1.文辞,著述。

  • AI解释

翰素》一词,出自中国古代文人的著述中,它是一个较为雅致且富有诗意的词汇。这里“翰”指书信、文章等书面文字,“素”通常指的是未加染色的绢帛或纸张。因此,《翰素》可以引申为书写在未经染色的绢帛或纸上的一篇优美而有文采的文章或者诗词,更深层次地理解,它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学修养。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

  1. 他以《翰素》般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宁静与和谐。
  2. 晓月在书房中静静地研墨挥毫,一纸《翰素》,倾注了她对自然的热爱。
  3. 那位诗人的一首《翰素》,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沉醉于其中。
  4. 翰素留香,是他多年积累的文学修养与深厚情感的结晶。
  5. 在这次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他精心准备了一幅《翰素》长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翰素”这个词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和美学价值。

分词解释

hàn

1 长而坚硬的羽毛:理翩振~。2 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苑。~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藻。

1 本色,白色:~服。~丝。2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3 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4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 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6 向来:~来。~常。~志。平~。7 白,不付代价:~餐。8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食。~席。~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