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朱槛的拼音、解释、组词

攀朱槛的简介:

pān zhū/shú jiàn/kǎn
1.汉槐里令朱云上书成帝﹐请赐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命斩朱。朱云被拉下殿时抗声不止﹐攀住殿槛不放﹐把槛柱也拉断了。经人说情﹐朱云得以不死。后来修槛时﹐成帝命令保留折槛的原样﹐以表彰朱云的直谏。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攀朱槛"为直言进谏的典故。

  • AI解释

词语“攀朱槛”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其中“攀”是动词,表示用手抓住或拉;“朱槛”,指的是红色或用红漆涂过的栏杆。综合起来,“攀朱槛”可以理解为手扶或攀着红色的栏杆,通常带有视觉和情感上的意象。

详细解释

  • 词语结构:动词+名词
  • 基本含义:“攀”在此处主要是指用手抓住或是依靠的动作,“朱槛”则是特定的对象——红色或用红漆涂过的栏杆。
  • 引申意义:这个短语常用来描绘在古典建筑、园林等场景中,手扶红栏的景象,带有诗意和历史感。也可能被用于象征性的表达,比如“攀朱槛以望远”,可以理解为借助某种精神或情感之“栏杆”来达到更高的视野。

造句

  1. 春日午后,在那座古色古香的庭院里,她轻轻攀朱槛,眺望着远方的山川。
  2. 梦中,他仿佛再次回到那熟悉的小楼,手扶着朱槛,倾听风吹竹叶的声音。
  3. 在诗歌会上,诗人用“攀朱槛”描绘了文人雅士在古典园林中的风雅生活场景。
  4. 静静地走到栏边,她轻轻攀朱槛,心中涌起了无数的思绪。
  5. 夜幕降临,她独自一人来到庭院中,手扶着那条爬满绿藤的朱槛,在月光下细数过往。

这些造句旨在通过“攀朱槛”这个短语来营造一种古典、诗意的生活场景或氛围。

分词解释

pān

1 抓住东西向上爬:~登。~高。~越。~桂(古代指科举考试登第)。~折(zhé)。~附。~援。2 拉扯,拉拢,结交:~交。~扯。~谈。~亲。

zhū,shú

1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3 姓。